搭上了一人車資3.2 MOP 的公車,順利回到新馬路。在回飯店路前,我可沒有忘記,要先照顧好指揮官的肚子。

  在台灣,除了過年有可能(近年也越來越少了)有找不到地方吃飯,其他時間根本很少聽到餐廳在中秋節不營業的,沒想到這回在澳門,好幾家想吃的餐館,門上都高高掛著『中秋假期,休息二日』!沒錯,是二日,不是一日!

  好不容易,在福隆新街,終於找到吃的了!

2016-09-16 12.53.2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等指揮官小睡一會、手機也充好了電,下午二點半,我們就開始下午的世界遺產-半島南線行程了。

  第一站是離新新酒店一公里多的媽閣廟,出了司邦迪前地,左轉,沿著河邊新街一直走行了。

  沿途經過的是澳門內港碼頭,總共有34個碼頭的內港碼頭,是澳門歷史悠久碼頭區,以貨運、內河運輸和漁業碼頭為主,水道位在澳門半島與珠海灣仔之間。

  內港碼頭原來有澳門粵通船務公司營運,到珠海灣仔口岸只需5分鐘航程的客運渡輪,但在2016年 1月,這條內港客運碼頭唯一的客運航線,因為對岸灣仔口岸臨時聯檢棚安全不符標準而暫停使用,內港客運碼頭也就暫停運作了。
2016-09-16 14.36.23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相較早上看到的瘋堂斜巷,這裡的街景就.......
2016-09-16 14.37.25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一路亂走亂看,眼尖的指揮官一眼看到『沙井地巷,剛剛前一條是沙井天巷...』分工合作,不怕苦不怕累的指揮官跑回去拍沙井天巷,我當然是原地待命了....

  大約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,指揮官開始對澳門的街道名稱有了隱隱的興趣,然後在隔天的路環大爆發,一一尋找有地的街道牌.....
相片 2016-10-5 11 10 11.jpg - 日誌用相簿

  在中途又逛了一次百佳超市後,終於來到了媽閣廟前地

2016-09-16 15.12.2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在媽閣廟前地入口的綠色建築是海事博物館行政大樓
2016-09-16 14.48.1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2016-09-16 15.13.2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澳門也開始推廣三輪車觀光,不過在路上好像不常看到

2016-09-16 15.05.53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出發前查資料,在 APP 上赫然看到,原來媽閣廟英文叫阿媽廟!本來以為是 APP 亂搞,但後來從公車上的站名播報,證實了媽閣廟就是 A-Ma Temple。

  忘了是老師說過還是在哪裡看過的資料,說大陸的媽祖形象比較偏少女、年輕一點,而台灣的媽祖則通常為有點發福的中年婦女,比較符合顧家的媽媽形象。

2016-09-21 09.39.32.png - 日誌用相簿

  媽祖閣,俗稱媽閣廟。根據媽閣廟的碑文記載,相傳明朝時候,福建商人乘船來澳,有一位神女化身爲老嫗,登舟隨行,一夜之間,疾駛千里。當平安抵達澳門後,老嫗即失去蹤影。於是,福建人便在老嫗失蹤處塑像立廟奉祀。這個神女就是天后娘娘。

  不過,澳門旅遊局說,當時來不是老太太,是一位少女...

  『據說,一艘漁船在天氣晴朗、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,突遇狂風雷暴,漁民處於危難。危急關頭,一位少女站了出來,下令風暴停止。風竟然止住了,大海也恢復了平靜,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。上岸後,少女朝媽閣山走去,忽然一輪光環照耀,少女化做一縷青煙。後來,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,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。』

  嗯,反正角色不同,故事大同小異,根據某法師的說法,敬拜神靈是為了感恩、為了鍛鍊心靈,被崇拜的對象只是道具,所以,道具是怎麼來的也就不那麼重要了

2016-09-16 14.53.0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媽閣廟位於媽閣山山腰上,有許多摩崖石刻,均為歷代官宦名士的詩詞題字

2016-09-16 14.56.1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我不知是腦子怎麼了,走到這裡,我想到的居然是,媽閣廟為什麼會有一支紅杏出牆來,還禁止進入?莫非有鬼?把指揮官也搞得滿臉疑惑....
2016-09-16 14.56.4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  往上走,發現我真的是想太多了,這不過是花名而已.....

2016-09-16 14.57.29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 
2016-09-16 14.57.0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媽閣廟不僅人多,燃著的大環香讓我有點透不過氣來,走了走山徑,『指揮官,來張到此一遊吧!』
2016-09-16 15.04.5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  媽閣廟右前方就是海事博物館,是當年葡萄牙人上岸的地方。博物館就像一艘揚著白帆的船,停在媽閣廟前

2016-09-16 15.11.1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這是從海事博物館看媽閣廟,跟許多前地一樣,都是葡式的波浪石子地。


2016-09-16 15.10.37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順著媽閣廟斜巷往前走,右邊是由鉅記餅家成立的鉅記慈善基金會所設立的手信博物館,但很奇怪,我找不到網站所說有門可以進去參觀的『博物館』,只看到了三座『裝置藝術』,不是是中秋假期沒開還是收攤不開了.....

2016-09-16 15.18.43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手信,其實就是伴手禮或紀念品的意思。鉅記餅家起初時在街頭兜售花生糖和薑糖(官也街有車仔檔展示),到1997年中開設第一家店鋪,2014年,香港 TVB 電視台還以鉅記發跡史為藍本拍攝了電視劇。

  記得 2005年以前去澳門,當時機場、街上遍佈的咀香園餅家,但是我的澳門朋友說,『你若是觀光客可以吃咀香園,我是澳門人我吃鉅記。』

  這不是偷了當時我說的『你觀光客吃新東陽,我台灣人吃俊美』嗎?

  從那時起,我一直都吃鉅記的薄荷檸檬、杏仁餅、鳳凰捲。但是今年,據說鉅記生意太好、連鎖店太多,已不再手工烤餅了,這次帶回台灣的杏仁餅,我找了在新新酒店後店的最香餅家,除了路氹的銀河百老匯有車仔檔,就是僅此一家,別無分號了。
2016-09-16 15.16.09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『ㄟ,為什麼你拍的照片都是斜的啊?』指揮官無辜地說:『因為路是斜的啊!』
2016-09-16 15.17.4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  是的,這條陡斜的路就叫媽閣斜巷,奇怪的是還有另一個名字,萬里長城。

  但這裡既無長城之長,也沒有長城的雄偉,只是昔日葡人在此曾修建的城牆,而現今早已拆毀,了無痕跡。當時城牆隨着山勢地形高低,城牆起伏連綿,從東北向南,沿着斜坡而下,直到媽閣廟旁,似乎不見盡頭,頗有中國北方城牆的神韻,因此被華人戲稱為『萬里長城』。

媽閣斜巷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沿著媽閣斜巷往上走,這棟具有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物就是著名的港務局大樓。由義大利人設計,建於1874年的黃白色大樓,當時是作為印度果阿來澳門駐守的警察營地,所以俗稱摩囉兵營。

  1905年改為港務局及水警稽查辦公室,因為清朝時人們稱海軍為水師,所以又稱水師廠。該大樓建在斜坡上,底層基礎外牆以花崗石堆砌,斜巷坡度越大,牆越高。

2016-09-16 15.27.4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建在斜坡上的港務局大樓,底層基礎外牆以花崗石堆砌,斜巷坡度越大,牆越高。

  有人說,這個穆斯林式的穹頂,看起來像唐三藏的僧帽.....

2016-09-16 15.36.4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門口有二個警衛,我們二個在長廊上偷偷拍著照,眼看著警衛朝我們走過來了,指揮官說:『這裡不能拍照嗎?』『不會吧,這裡是世界遺產呢!』但原來,警衛是要告訴我們,雖然作為辦公用的港務局大樓沒有開放不能進去,但可以在走廊上逛逛啦!
2016-09-16 15.31.0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2016-09-16 15.34.55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  沿著斜坡繼續往上走,就是嚴銀英老師所說,目前澳門最有常民生活的空間了

2016-09-16 15.47.0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『山泉』(lilau),這裏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,又靠近內港,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。澳門葡人民謠說:『喝了亞婆井水,忘不掉澳門;要麼在澳門成家,要麼遠別重來。』可見亞婆井對本地葡人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
  亞婆井前地周圍的建築充滿南歐風情,主要有葡萄牙民居式建築和具有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公寓式住宅
2016-09-16 15.43.3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澳葡政府爲保存此區的文化特色,曾進行了一系列重修工程,這個半邊井應該是後來修建的,原來的亞婆井水泉,據說正確位置是亞婆井斜巷盡頭的高地上,而不是位於亞婆井前地。
2016-09-16 15.46.0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亞婆井前地左邊轉進去,就是鄭家大屋了。

2016-09-16 15.48.1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鄭家大屋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,鄭觀應的『盛世危言』在 1894年出版時,剛好是甲午戰爭爆發之際,因而這部綜合了鄭觀應一生豐富的社會實踐及從商經驗的作品,便格外引起朝廷的重視。

  官網上說:『鄭家大屋由鄭觀應 之父鄭文瑞始建,根據大屋內之楹聯的落款日期,其建築日期最早可追溯至同治八年,即1869年。其後,鄭觀應 及其兄弟陸續修建,規模不斷擴大。 大屋直接面向內港的坡地,視野開闊,昔日千帆並舉,大小船隻穿梭而過,一片繁華,景觀獨好。鄭家大屋規模很大,現佔地4000平方米。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 ,大小房間有六十多間,是澳門少見的家族式建築群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鄭家後人分居各地,各自發展。 鄭家大屋多處空間被分租出去,一度曾有300多人在內居住。出現「七十二家房客」景象。』  

2016-09-16 15.48.26.jpg - 日誌用相簿

鄭家大屋是澳門目前現存的最大民居群,是澳門唯一的榮祿大夫第,也是清末院落式風格的富商大宅的代表

3Dmodel_00C.gif - 日誌用相簿

  鄭家大屋門樓入口是傳統的廣東式凹門斗做法。入口內部右側牆上設置了一個簡單的灰塑門官「旺相堂」。門官設置在澳門建築中很常見,其做法也反映主人的喜好和經濟狀況。位於大堂巷七號的盧家大屋門官由精美的磚雕構成,相反鄭家大屋這裡的門官則以簡樸為主,襯托建築恢弘大氣的格調。在修復的過程中,發現這個門官共有十八個顏色層,也就是說在歷史上它經歷了不下於十七次的翻新或修改。

2016-09-16 15.49.1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  入內下石階,據說在風水學上這叫聚財

 

2016-09-16 15.48.48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  入口處有許多中式建築裝飾文化,如門樓牆身中部的灰塑,它由多個不同故事和題材的灰塑組成,包括「鯉躍龍門」、「封侯」、「富貴吉祥」及「年年有餘」等。整幅灰塑長約15米,可以說是一幅立體的畫卷。

  外牆上對聯及琉璃通花漏窗:上聯為「駐馬客欣榕蔭古」,下聯為「步蟾人賞桂香濃」,橫批「留月」。
2016-09-16 15.51.2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  正對著「留月」前方的圓門,叫「月門」

2016-09-16 16.10.18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穿過月門這條長長的廊道叫做轎道。因為鄭家父子都有官職,宅第的入口是榮祿第。所以訪客前來拜訪主人時,都在前面的長長廊道下轎或下馬,才步入榮祿第。而轎夫及隨從等都在外面等候,故此廊道又稱為轎道。

2016-09-16 16.08.09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『榮祿第』是通往主房區的入口,高掛的牌匾,說明了此乃官宦之家
2016-09-16 16.09.00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餘慶堂,「餘慶」是鄭觀應之父鄭文瑞是號,為大屋的主宅,裡頭有精緻的彩繪和雕刻
2016-09-16 15.57.27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餘慶堂只有前後廳,並無如盧家大屋一樣的門廳。兩廳之間設天井,以便通風採光,這是嶺南中式大屋的基本形態。後廳不設門扇,直接向天井敞開。前廳為生活空間,設活動門扇,可因應功能需要而拆卸,靈活處理。從修復後的廳內狀況可知,這些門扇及掛落曾作貼金裝飾,反映了鄭家當時的經濟實力。廳堂設有假天花,上有澳門常見的疏氣孔,而天花上的西式灰塑花飾則體現了此建築中西文化結合的特徵。

2016-09-16 16.00.4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迴廊為兩層高,下層開敞,設中式月門及葫蘆窗洞,柱子則具有西式柱帽及柱礎;上層設有連續的排窗,分兩層,其下為支摘式木百葉窗,其上則為固定的貝殼窗。這樣的設計組合令此內院具有東南亞院落特色

2016-09-16 15.54.59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指揮官,這個房間就是我夢想中的起居間啊

2016-09-16 16.04.13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  這就是嚴銀英老師說的,周圍混亂的民居

2016-09-16 15.58.3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離開鄭家大屋,繼續往上走,下一個景點是聖老楞佐教堂

2016-09-16 16.24.5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歷史悠久的聖老楞佐堂,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。在南灣海灣未開發前,聖老楞佐堂矗立在海邊,聖堂前的石階是葡籍水手家人靜候出海之人平安歸來的地方,因此又稱為『風順堂』。

2016-09-16 16.15.55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 對面是澳門慈幼中學
2016-09-16 16.22.49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我怎麼看都覺得這個天使在偷笑
2016-09-16 16.22.1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教堂所在的地區昔日是高尚住宅

 2016-09-16 16.20.50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祭壇內供奉的是因為使用大量教會財產幫助窮人,激怒了總督而賜予火刑殉職的羅馬教會聖老楞佐 。

  別緻的淺藍色屋頂搭配黃色的牆面,整體空間莊嚴而神聖

 2016-09-16 16.16.5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   離開明黃色的聖老楞佐教堂,緊接著出現在眼前的是完全不同色調的崗頂劇院

2016-09-16 16.30.39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建於 1806年的崗頂劇院,是澳門葡人唯一的歐式劇院,百年來,在澳門文化藝術活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昔日葡人慶典活動也在此舉行

2016-09-16 16.33.1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  我們到達崗頂劇場時,已經是下午四點半了,面對著火熱沒有要『下班』跡象的日頭,前方又有二位拿著單眼相機走來走去,一不小心往往就走到我們鏡頭裡的『專業人士』,我在門口等了又等,『專業人士』比我還有耐性,索性招呼指揮官進去吹冷氣了。

2016-09-16 16.31.55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2016-09-16 16.33.5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2016-09-16 16.40.55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以前的崗頂劇院,葡人在前台看戲,而華人就只能在後台看演出,澳門殖民時間葡人與華人的不平等關係,由此就可以看得出來

2016-09-16 16.34.4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從這裡上二樓

2016-09-16 16.39.1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二樓觀眾席
2016-09-16 16.37.0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從窗口隱約可見馬路對面聖奧斯定教堂頂端的聖母像

2016-09-16 16.39.59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聖奧斯定教堂有個很有趣的別名,因為教堂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,教士們便用棕櫚葉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;每當大風吹來,棕櫚葉便隨風飛揚,華人遠遠望去,覺得這情景像龍鬚豎起,就稱教堂作「龍鬚廟」,後又以粵音轉稱「龍嵩廟」。
2016-09-16 16.42.0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之前說過,澳門歷史城區的世界遺產其實相隔都很近,眼看著時間已經五點多了,走到現在也有點累了,正在跟指揮官討論接下來要不要繼續看教堂時,聖若瑟修院赫然出現在眼前。
  原藏在路環島的聖方濟各·沙勿略的臂骨據說亦被移到此,但是聖若瑟修院並不對外開放,而開放參觀的聖堂又不在隔壁,二個不懂教堂藝術的草包,隨便討論之下,決定先回飯店休息一下,晚上再去漁人碼頭,但後來我深深覺得,沒有立馬衝到漁人碼頭,而等到月黑風高才去,實在是大失策!
2016-09-16 16.43.5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在聖若瑟修院隔壁的黃色建築,就是何東圖書館(完全沒有距離啊!),公眾假日,圖書館沒開放!只能把手機伸入鐵門內拍張照了
2016-09-16 16.45.0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回飯店路上,可愛的像模型屋的匯豐銀行政中心
2016-09-16 16.48.2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晚上七點打烊的最香餅家門口排滿了人
2016-09-16 17.21.4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回到飯店稍事休息,其實我有些犯懶,但又很想帶指揮官去漁人碼頭逛逛。研究著公車路線,發現搭公車跟走路,一樣都要 30 分鐘,說服了不怕苦的指揮官:『我們搭公車過去,然後走路回來吧?』

  從火船頭街搭公車到漁人碼頭,一個人要 3.2 澳門幣,差不多逛遍了半個澳門,也算值回票價啊。
  但是,在金沙酒店下車後,我找不到漁人碼頭了!

2016-09-16 19.54.07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我看到巴比倫娛樂場,也記得很清楚這是在漁人碼頭的另一端,我看到萊斯酒店,也記得它就在漁人碼頭裡面,但是我就是找不到那個羅馬競技場!

  我們在這裡來來回回繞了半個多小時,決定走外圍馬路,去找漁人碼頭入口

2016-09-16 19.51.05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終於,皇天不負苦心人啊

2016-09-16 19.42.26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其實我知道入口還有唐城區跟火山口的,不過我實在是被施工中而隔斷的空間給惹火了,一時之間就忘了去了....
2016-09-16 19.35.20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2016-09-16 19.36.45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2016-09-16 19.38.0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2016-09-16 19.39.32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說穿了,漁人碼頭不過就是個主題公園及購物中心....
2016-09-16 19.41.5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  走到這裡,我們才發現,之前在萊斯酒店,沿著施工圍籬,指揮官說那是工作人員專用,叫我不要亂跟的那條通道,正是打通漁人碼頭任督二脈的『捷徑』
2016-09-16 19.44.1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在二棟建築物中間偷笑的那朵花就是金沙的標誌
2016-09-16 19.45.41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意興闌珊、胡亂逛了逛漁人碼頭,依照約定,要走回飯店了。

  沒想到......指揮官的方向感又凸槌了
  從金沙走到星際酒店,一路上沒什麼問題,一開始是我「假會」,『咦,走這裡可以過到永利酒店!』然後繞了十分鐘之後,才發現,我們根本只要從前門就可以很快走到這個後門!

  終於看到永利酒店了,昨天走過的路,總不會再走錯了吧!

  錯!指揮官就真的走錯了!問題在於,澳門的路並不是像台北那樣的棋盤式道路,而是比像台中那樣的圓形、不規則狀,所以當你錯過一個路口,並不代表下一個路口可以轉回來。

  指揮官認為我們不用走到永利酒店門口,沿著後面馬路走,到了某個路口再轉回來就可以,但其實我們越走越遠,越走越荒涼.....。到後來,我堅持要走回原路,我要看到鳳梨頭才能放心啊!

  好不容易,走回新馬路了,看到郵政總局時簡直要痛哭流涕啊

2016-09-16 21.16.24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人家說,債多不愁,我是夜路走多了,也不差這幾十分鐘了。乾脆再繞到大三巴去看看夜景

  議事亭的花燈還沒撤,還在殺風景....

2016-09-16 20.49.03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 

   民政總署的白蓮教也還在....

2016-09-16 21.17.00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夜晚的大三巴,沒有想像中璀璨燈光,但人潮依舊洶湧

2016-09-16 20.57.59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『去看看白天來不及看的大堂吧!』

  建立於1576年以前的澳門主教座堂俗稱大堂或聖母聖誕堂,是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座堂。現在當然已經不能進去了,但其實我們也只看看夜景。比較可惜的是,緊鄰著大堂的盧家大屋也停止開放了。

  這二項,也算是此之澳門行的遺珠之憾吧!
2016-09-16 21.06.43.jp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  就這樣,我又破了昨天的記錄...『所以說,指揮官,你是故意走錯路的嗎?』

2016-09-16 21.32.47.png - 2016-09-16 澳門三日遊 Day2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se.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